區塊鏈不是一步到位,就到了完美的去中心化的世界

靈界偵探 Cupid Sie 謝銘峰
3 min readJul 11, 2019

--

從傳統金融、電子支付、虛擬通貨,到現在,我們一直都是在不完美中,解決這種問題。

Blockchain technology solved 4D pain point

2008年比特幣(Bitcoin)的發明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提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錢系統。並稱這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為區塊鏈(Blockchain)。區塊鏈和過往中心式電子現金系統不同,在區塊鏈網路中每一個區塊和區塊之間,資料的傳輸是單向、不可修改、每筆交易即時清算的特性,解決了過去中心化電子錢系統可能有的四大問題: (1)重複花費(Double-spending); (2)偽造(Duplication); (3)濫發(Dilution); (4)資料遺失(Data lost)。形成一個可以信任、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網路。開始吸引研究者及使用著在比特幣網路上進行分析應用和交易等活動,進一步衍伸到金融科技(Fintech)和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領域的應用範疇。

直到今天,許多開發者及研究團隊已持續利用多種共識演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網絡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分配與使用代幣的案例改良原始的區塊與鏈結分類帳架構,使區塊鏈能被更高效的應用於更廣泛的應用與交易執行,相關開發者及研究者仍然在持續努力地解決及解決區塊鏈的各種問題,魯比尼教授在今年Asia Blockchain Summit 2019所提出的問題不僅限於虛擬通貨。

Blockchain technology is the trust machine

「信任機器」是《經濟學人》在 2015 年對區塊鏈運用了數學密碼學、經濟模型和電腦科學下分散式帳本系統的註解,在市場上,可能會買到沒有雞蛋的布丁、沒有米的米粉、以及過期的商品;我們在商場上,可能會遇到假學歷、假經歷跟假新聞;我們要不就是自己花時間去查核,要不就是讓第三方的中介機構來驗證,而有些時候,這些中介機構本身也不見得可以信任。這些都會增加認證與監管的成本,整個市場的交易費用也會因而提升。

區塊鏈降低了交易費用中的信任成本,包括審計、監管、合約以及產權劃分等等,例如區塊鏈對於全球供應鏈的應用中,貨物的運輸流程可清晰地從世界各地記錄到鏈上,從裝載,運輸,取件整個流程清晰可見,可優化資源利用、壓縮中間環節,提升整體效率。通過區塊鏈記錄貨物從發出到接收過程中的所有步驟,確保了資訊的可追溯性,從而避免丟包,錯誤認領事件的發生。對於快件簽收情況,只需查下區塊鏈即可,這就杜絕了快遞員通過偽造簽名來冒領包裹等問題,也可促進物流實名制的落實。並且企業也可以通過區塊鏈掌握產品的物流方向,防止竄貨,利於打假,保證線下各級經銷商的利益。過去從事這些業務的行業,將會因為區塊鏈相關應用的落地而受到衝擊。但更重要的是,更多的交易行為與商業模式將會因著交易費用的降低而誕生,這就是區塊鏈應用新的機會。

--

--

靈界偵探 Cupid Sie 謝銘峰
靈界偵探 Cupid Sie 謝銘峰

Written by 靈界偵探 Cupid Sie 謝銘峰

Blockchain Researcher@SuDo Research Labs | Computer Science Ph.D. Candidate@NTU |受害者@FTX https://linktr.ee/siemingfon

No responses yet